创造商机 让梦想今日成真

2024年05月06日

香港金融机构如何发展绿色金融

看准机遇:与时代浪潮同向而行

绿色金融为香港金融机构带来的发展机遇,既包括稳定有利的政策环境,也包括由天量投资规模驱动的市场增量机会,还包括在聚焦新客户、新业务过程中的弯道超车契机。看准机遇,抢先布局,就可以尝到绿色金融的“头啖汤”,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一)从政策面看,绿色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意志。“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是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既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对“逆全球化”挑战,破解土地、粮食、能源、外汇等资源瓶颈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在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中地位上移、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抓手。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衔接国家“双碳”目标推出《香港气候蓝图2050》及发展绿色金融的一揽子配套政策,提出将在未来20年内投放2400亿以上港元用于应对气候变化;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2023年度《施政报告》中明确提出,将于2024年上半年启动专为绿色金融科技而设的概念验证测试资助计划,进一步拓宽绿色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圈,加速将香港打造为绿色金融的国际枢纽。对香港金融机构而言,考虑到中央及特区政府落实“双碳”目标的长期性,投入绿色金融业务将面临更加稳定和可预期的政策环境,过去几年中受到市场风口快速切换影响和部分强周期业务拖累的被动局面或有明显改观。

(二)从市场面看,绿色金融有望创造巨大的增量机会。根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机构测算,我国双碳相关投资规模可能高达70至140万亿元,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均贡献在0.5%至2%之间,且主要集中于以氢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以工业、交通、建筑等为代表的高碳行业和以碳捕捉、碳封存为代表的“吸碳”行业。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研究,中国每年绿色金融资金缺口还有1.1万亿元人民币,这既需要积极盘活境内资本市场,也需要充分利用香港和国际资本市场。事实上,无论是专精特新和成长型企业发展壮大,还是传统制造业企业升级改造,都会带来天量资金投入,同时激活银行信贷、股债权投资、跨境融资、财务顾问等多层次服务生态。香港金融机构特别是中资机构以往常困惑于过度依赖于少数特定龙头企业、自营投资业务占比过高等发展不充分和不平衡问题,深耕绿色金融有望为其拓展增量市场、夯实客户基础、建强项目储备、优化业务结构创造难得的战略契机。

(三)从香港金融机构自身看,引入绿色金融“活水”还有助于其跳脱出存量的红海竞争。受美联储激进加息、国际地缘冲突和外部风险事件频发等因素影响,近两年来香港资本市场持续走低,金融机构客户基础薄弱、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差异化经营能力和跨周期风控能力不强等短板进一步暴露,业务发展普遍遭受冲击。发力绿色金融业务可为香港金融机构带来如下利好:一是聚焦香港和内地新能源、工业转型、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新客户服务,避免围绕存量客户展开同质化低价竞争。二是聚焦相关行业规模适中、需求多元的部分客户,减少资金消耗,降低自营特别是重资本业务对机构业绩的过度扰动。三是响应政策导向、围绕绿色企业真实需求做好服务,可以为开展跨境业务、推进互联互通争取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四是更好把握短期与长期、功能性与营利性的关系,服务商业和资本向上向善,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对香港金融机构特别是中资机构而言,这有利于其打造特色优势、补齐自身短板,在与国际金融机构的竞争中找准自身定位、实现“弯道超车”。

做出成绩:与绿色产业同频共振

对香港金融机构而言,把握绿色金融的发展机遇,关键在于提高服务香港经济和社会绿色发展的能力。金融机构要不断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绿色业务占比,更好地满足企业在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多元化金融需求。具体而言,或可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一)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创新。近年来,伴随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对各国经济活动、居民生活和社会服务系统造成巨大冲击,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和履约还款能力下降,投资者更加深切地认识到统筹当前和长远、预防潜在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这为将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理念引入金融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以香港为例,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快速增长,目前已增至亚洲市场绿色债券整体发行规模的约三分之一;截至2023年末,香港拥有超过200个获得授权的可持续发展ESG基金,管理总资产超过1600亿美元,较上年末增长三成。香港金融机构特别是中资金融机构在发展绿色金融产品方面大有可为,如中金在过去三年中完成绿色相关股权和债权融资超过1.4万亿元人民币,占市场总量的10%;工银亚洲协助客户定价“一带一路”绿色债券、转型债券、抗疫债券等ESG债券规模超过400亿美元,成功牵头工商银行3次在港发行的绿色及“碳中和”主题债券超过80亿美元;中银香港作为安排行发行全球首只绿色零售债券,2023年绿色按揭、绿色基金资产规模同比提高两倍,绿色贷款和绿色存款余额同比增长近四成;中银人寿推出的“绿色网上储蓄保险计划” 成为香港市场上首个获得独立第三方专业认证的绿色保险计划,其所募保费将超过半数投向各类ESG长期投资项目,成为保险业绿色金融创新的一大亮点。但与此同时,也应看到香港绿色金融产品的市场份额增长仍有巨大空间,如绿色债券在香港债市发行规模中的占比还不足3%;多数金融机构除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之外,还较少涉足绿色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绿色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创新产品;现有的绿色基金多以绿色低碳、新能源等为主题概念,未严格采用ESG负面剔除策略;绿色资管产品供给还较为不足等。金融机构可考虑重点关注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相关领域,支持特区政府主推的可再生能源、污染预防管控、废物管理及回收、废水管理等特定项目,丰富产品设计,吸引多元化的投资群体,满足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

(二)丰富绿色金融服务。伴随增强绿色发展底色成为对各行各业特别是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普遍约束,企业在加速自身转型发展和更好地适应市场规则等方面产生大量服务需求。香港金融机构基于其背靠内地具有的地缘、语言等优势和长期与国际接轨形成的市场、法治优势,在为中资企业定制转型金融解决方案时拥有天然的有利条件。近年来,香港交易所先行推出了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为基础的可持续信息披露规则,对在港上市公司披露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气候风险分析、公司转型计划等内容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这为金融机构主动拓展服务范围,指导存量和潜在上市公司健全转型金融框架、强化产品服务和技术支撑开辟了新的思路。金融机构可利用港交所调低特专企业特别是新能源和双碳企业上市门槛的机遇,助力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发展,并通过与母公司、境内机构的有效联动,积极对接客户“境内+境外”“投资+贷款”“投行+商行”等多元化金融需求,提高全方位服务质效。考虑到香港和内地碳市场持续扩容,特别是碳期货、碳期权、碳汇等具备价格发现功能的衍生品快速发展,碳金融空间正逐步打开,香港金融机构还可考虑深化与碳交易所及参与企业合作,提高碳资产的流动性与价格公允性,促进金融资源合理配置。在此方面,渣打银行积极延展碳核算、碳核查认证、气候风险分析、企业碳中和规划、可持续披露报告编制、碳资产开发管理等服务项目,成为其围绕上市公司生态圈获客、黏客的重要工具,为中资金融机构提供有益借鉴。此外,近年来一些企业“洗绿”和“漂绿”行为引发越来越多的监管关注和社会非议,也给投资者优选绿色投资标的带来更大挑战。金融机构可考虑依托自身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对环境风险信息的在线采集和实时分析,推动绿色识别精准化、评级定价智能化、预警处置自动化,特别是利用区块链技术分布式、难篡改、可追溯等特征,探索实现对绿色金融业务的资金穿透管理,为全市场合理认证、高效交易绿色资产提供可信支持。

(三)探索绿色金融业务出海。正如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所言,香港是进入“一带一路”市场的“超级高速公路”,可为包括绿色金融在内的“一带一路”项目提供更多元的金融服务渠道。最近几年,尽管全球疫情对在香港金融机构“东南飞”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但仍有机构坚定向外进军取得显著进展,如国泰君安国际在越南、新加坡子公司营收稳步增加,海通国际将新加坡作为其业务转型的重要基地等。与中东、北非国家互联互通也是香港着力布局的重点方向,香港已于2023年末同沙特阿拉伯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推动亚洲首只沙特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在港上市,支持更多金融机构开展涉阿业务和赴阿发展。应当看到,中国与东盟、阿盟国家在包括绿色金融在内的投资领域具有广阔合作空间,香港金融机构可以考虑充分发挥自身在投融资、保险以及会计、法律等方面的联动服务能力,积极服务海外市场绿色发展,更好地助力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便利化跨境投融资。在此方面,国泰君安国际披露已成立专项工作组,下设低碳、可持续金融等职能小组,具体指导业务部门执行ESG工作,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可持续融资项目50余个、总投融资额超过1069亿港元;协助境内外客户发行绿色债券700多亿港元,发行绿色股权筹资额超过330亿港元,为香港金融机构挖掘绿色金融新市场开辟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讲好故事:与政府、企业同心筑梦

(一)率先实现自身碳中和,增强案例可信度。实现自身碳中和是讲好绿色金融故事的重要前提。2020年起,香港联交所要求在港上市公司披露ESG相关信息。2022年起,香港证监会要求资管机构、基金公司披露ESG相关信息。同年,我国连续发布《中央企业节约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及《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等法规和政策文件,指导香港中资机构落实ESG相关要求。从近年来的港股财报披露情况看,多数上市公司没有明确披露本机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金融行业整体披露情况好于其他行业,但亦有超过半数没有披露。很多香港金融机构自身也是港股上市公司,可以考虑规划本机构的碳中和目标、路线图,突出在节能减碳、降本增效方面的探索与贡献,比如完善低碳化的运营模式、鼓励无纸化办公与雇员的绿色出行、关注全产业链上的碳含量、做好其所持有金融资产的碳足迹管理等。在此方面,海通国际已承诺将在2025年底前实现碳中和,中银香港也提出将在2030年前达成自身营运碳中和目标,取得香港市场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二)积极融入香港和大湾区的绿色金融市场建设。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在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特别是构建碳市场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2022年10月,香港交易所推出一站式国际综合碳市场平台Core Climate,支持气候价值链上的企业、投资人等分阶段获取产品信息、购买、交收或注销碳信用产品,有望成为中国企业之间、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等主体间开展碳交易的重要基础设施。根据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银发〔2020〕95号)及粤港两地合作机制安排,搭建大湾区环境权益交易与金融服务平台、开展碳交易外汇试点、吸引投资者跨境参与碳交易等加速推进。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共同发布“三联通”“三便利”等多项金融惠港举措,推出“跨境理财通2.0”实施细则,为大湾区金融合作注入更多绿色元素。中银香港调研显示,其在大湾区的客户群体中,对ESG投资有兴趣的客户超过85%。香港金融机构长期深耕客户,了解政策环境、粤港市场实际情况,大力推动绿色产业投融资在香港和大湾区内的落地实践,积极帮助地方政府和大湾区企业对接外部资源,为引导优秀企业积极利用市场资金输出可行方案。

(三)参与国内标准建设与国际规则制定。从以往的行业实践看,绿色金融的认定标准曾呈现一定的应激性、阶段性特征。比如曾因为出现雾霾等环境问题,将满足工业脱硫和脱硝要求的清洁煤等项目纳入支持产业名录,此类项目碳排放量相当可观,对减碳具有较大负面影响。在“碳中和”新的约束条件下,经济发展不仅需要考虑局部环境的改善,还需兼顾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这对中国界定绿色经济、绿色金融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国际上与碳交易、碳关税、绿色金融、ESG等有关的标准制定亦有可能对中国产业和企业产生市场准入、信用评级、投资吸引等方面的复杂影响。2022年中欧共同推出《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CGT),部分内地及香港企业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发行符合CGT标准的绿色债券,对中方认识、利用和推动完善国际规则提出更高要求。在此方面,香港金融机构立足香港市场、熟悉内地环境、连通国际规则,可以考虑输出业务实践、投资研究能力与智库影响,助力政府更好地制定和落地产业政策、参与高水平国际竞争合作,为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贡献更大力量。